5G,打開多維新世界
根據中國工信部近期發佈的資料顯示,中國目前開通5G基站69萬個,連接用戶數超過1.6億,5G商用已邁出堅實步伐。除了在AR、VR等消費級市場的創新應用,5G技術在企業級市場的應用前景將更為廣闊。5G的海量連接以及高可靠性和低延時,結合AI和邊緣計算,必將給各行各業帶來顛覆式創新,打開一扇通往多維創新世界的大門。
車路協同,加速車聯網落地
5G加速了車聯網時代的到來。首先,車輛通過智慧感知以及與雲端交通資訊的交互,實現自動駕駛;第二,車輛與車輛之間通過互聯與資訊交互,實現安全駕駛。最後,要實現城市整體交通的順暢和安全,就必須實現車路協同發展。這一點尤為關鍵,近期國家首批、長三角唯一5G車路協同專案落地蘇州。該項目將在蘇州建成全國首批城市級的5G車聯網應用,改造5G智慧網聯道路224.75公里,支援百萬級設備或千萬級數據併發,實現20萬以上接入用戶及150個應用場景,其中就包括路側5G超視距感知、紅綠燈資訊推送、路口行人防碰撞三項5G+車路協同應用場景。
實現車路協同,必不可少的是佈設在道路側的智慧設備,我們稱之為路側單元(RSU)。通過智慧感知感測器,路側單元對道路及路口的車輛、行人以及環境資料進行即時採集,在邊緣端計算與分析,通過V2X協同5G網路向車輛發佈即時交通資訊、交通狀況預測。同時向雲端發送資訊,交通管控雲平臺就可以優化道路交通管控,實現交叉路口紅綠燈的自我調整控制。另外,得益於5G的超低時延、高可靠性以及高精度定位技術,路側單元可以即時監控車輛的安全駕駛,對車輛發出各種預警,這在城市交叉路口、快速路和城際高速道路的安全尤為重要。
在路側單元應用中,安富利提供從智慧感知到邊緣計算,從有線到無線與雲端連接的多種解決方案。在智慧感知部分,安富利整合基於安森美圖像感測器、恩智浦毫米波雷達、艾邁斯雷射雷達等先進的感知技術,以及泰科等廠家提供的溫濕度、氣壓、風速等環境感測器接入,再通過賽靈思、恩智浦的邊緣計算平臺,對採集的資料進行基於AI的計算。就可以即時為道路上的人、車保駕護航,並與交通管理雲平臺進行資訊交互,從而實現全路網的資訊協同。<
工業移動機器人,賦能智慧製造
隨著製造業不斷向自動化、智慧化轉型升級,國內湧現了越來越多的“黑燈工廠”,這也是5G賦能工業物聯網的重大應用之一。比如,生產小米手機的智慧無人工廠,所有工作均由機器人完成,從生產管理、機械加工到包裝儲運實現了全程自動化、無人黑燈生產。在無人化工廠的車間裡,由工業移動機器人—— 自動導引車(AGV)完成搬運和上下料等工作。它可以按照設置好的導引路徑來行駛,按照路線往返於材料存放地和目的地之間,自動進行物料運輸。機器人手臂可以完成上下料以及各種精細操作,同時品質檢測也由機器視覺系統來完成,整個過程無需人工參與。
工業物聯網採用時間敏感性網路,要求控制的精准同步,所以對於製造業而言,5G除了帶來無線連接的便利性,同時也提供了適合工業物聯網要求的低延時和超可靠性服務。安富利提供的AGV解決方案,就融合了機器視覺、ToF避障等多種感測器及路徑規劃演算法,通過5G網路連接,利用雲端高性能電腦AI 演算法,可以輕鬆實現即時路徑規劃和運動控制,以及多台設備無縫合作。另外,還可以根據業務需求,即時調整作業流程,實現柔性生產。
安富利設計的自動導引車(AGV)
眾所周知,5G網路可以提供海量連接,也就是萬物互聯,那麼由此產生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安全性。無論是消費級,還是企業級市場,確保網路安全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在這一領域,安富利基於恩智浦平臺,開發了人臉識別演算法,滿足工業、家居、支付等應用領域的安全訪問需求。同時針對物聯網內的節點和設備,安富利與英飛淩合作提供的安全加密晶片及可信密碼模組,可以實現身份認證、資料通信加密、軟體升級保護、物理隔離等不同級別的安全保護。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不斷加速各類5G創新應用的落地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