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安富利

Avnet Company Logo
Avnet

從構思到設計,再從原型到生產,安富利致力於在產品生命週期的每個階段為客戶提供支援。全面的設計和供應鏈服務組合,使安富利成為那些引領技術變革的創新者的必備指南。 近一個世紀以來,安富利一直在幫助其全球客戶和供應商實現技術的變革可能性。

更多內容(來自安富利)
DeepSeek引爆AI熱潮,邊緣智慧決勝未來
2025年5月10日
如何將強大的AI能力從雲端成功遷移至實際應用,尤其是在資源受限的邊緣環境中,已成為技術領袖們亟待攻克的戰略要地。
看不見的它,正改變著人們的生產效能和生活體驗
2025年4月15日
面對環境隱形智慧領域的發展契機,安富利推出的AVT9152 模組結合了BLE(低功耗藍牙技術)、LTE-M、NB-IoT和GPS技術,非常適合低功耗和小尺寸物聯網應用,
eVTOL助力“低空經濟”蓬勃發展
2025年3月15日
從應用場景來看,未來eVTOL設備將主要用於城市間快速通勤、高效靈活的物流配送以及應急回應公共服務等領域。
安富利推動多功能機器人賦能工業自動化與智慧未來
2025年2月15日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有理由相信,多功能機器人將在未來的工業和生活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安富利推動IoMT醫療物聯網創新,助力診療與保健模式變革與發展
2025年1月14日
As a leader i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vnet will continue to explore the limitless possibilities of IoMT, contributing to the creation of a smarter, more connected future for healthcare.
邊緣AI來襲:安富利幫助工業設備 “獨立思考”
2024年12月16日
邊緣AI作為推動工業智慧化轉型的核心力量,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嶄露頭角,成為實現更高效、智慧化生產的關鍵引擎。
不止SiC,電動汽車中的“小兵”
2024年11月15日
SiC器件正在為電動汽車充電開啟一個全新的時代,而無源元件如MLCC則為這一變革提供了堅實的支撐。通過合理選擇和優化無源元件,可以進一步提升充電系統的效率、可靠性和性能。
最潮的打工人,已經開始騎電動自行車了
2024年10月15日
安富利將借助在電動汽車充電領域的成功經驗,圍繞ADAS和高效EV充電器兩大核心技術,為Ebike的普及和性能提升提供全方位的支援,讓更多人享受科技的魅力,感受自由騎行的樂趣。
“聲”活新體驗:AI聲紋識別技術,讓家更懂你
2024年9月16日
聲紋識別技術自20世紀四五零年代起步,最初應用於電話系統,並在21世紀迎來飛速發展。
4D雷達:ADAS領域的新一代感知神器
2024年8月15日
高速NOA、環線NOA甚至城市NOA的不斷普及,顯示L2+大範圍落地的趨勢正在加速。實現NOA的三種主要傳感技術(攝影鏡頭、毫米波雷達和雷射雷達),三種解決方案各有優劣,能夠互補。
工業數位化?低功耗、高性能、超強連接才是“超能力”!
2024年7月15日
全球約有1000萬家以上的工廠,總價值46萬億美元,因此,工業數位化對於製造業創新是極其重要的。低功耗、高性能和連接三大技術趨勢在工業運營數位化轉型中發揮了關鍵作用。
多技術融合,開啟智能醫療新時代
2024年6月14日
帶有健康監測的電子產品正成為使用者的私人全天候健康顧問,使科學、個性化的健康管理走進尋常百姓家。
完善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引領可持續技術發展
2024年5月15日
充电基础设施作为电动汽车的“能量补给站”,其技术深度与成熟度直接关系到电动汽车的推广与应用。
AI TRiSM 如何引領 AI 的未來 - 建立信任、掌控風險、守護安全的智慧之源
2024年4月15日
AI TRiSM代表人工智慧 (AI) 信任、風險和安全管理。它是Gartner在2022年提出的一種人工智慧治理框架,在AI、資料通信和圖形處理單元(GPU)迅速發展的今天,AI TRiSM框架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將毫米波波束賦形引入新應用
By Steven Fireman   -   2024年4月9日
隨著 5G 的推出以及相控陣天線的幫助,射頻頻譜的 30 至 300 GHz(特別是毫米波頻段)正在進入自動駕駛等應用。
破解物聯網“三座大山”:供電、軟體碎片化、部署
2024年3月15日
在物聯網邁向更廣闊應用領域的征途中,存在著三座難以逾越的“大山”:供電問題、軟體的碎片化以及系統部署的複雜性。
家用儲能系統:走向綠色能源的關鍵一步
2024年2月15日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逐漸成熟,我們可以期待家用儲能系統在未來發揮更大的作用,推動全球能源向更清潔、更高效、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協作機器人:工廠自動化的“新寵”
2024年1月15日
協作機器人強調與人類工人的互動與協同,它們是工業自動化領域的一股清新之風,代表了自動化技術的一個新方向。
數位化、智慧化時代,可程式設計技術發揮重要作用
2023年12月15日
無論是可程式設計增益放大器(PGA),還是可程式設計IC,這些可程式設計技術憑藉著諸多優點正在當今數位化時代,扮演著愈發重要的角色。
製造商(OEM)如何搭上物聯網的快車?
2023年11月15日
通過採用現成的模組、預先認證的通信方案,以及強大的雲服務,企業能夠更加迅速和高效地實現其目標。
量化心跳,為健康護航
2023年10月15日
近距離瞭解心率檢測儀,特別是光學心率檢測儀的相關技術,應用和發展
一路狂奔的專用5G網路有多強?
2023年9月15日
5G在大量資料處理以及設備連接方面的增強,使其可以支援從高品質影片流到即時資料分析等各種應用。
工業儲能:讓美好明天更可持續
By Avnet Staff   -   2023年8月15日
能源是氣候挑戰和可持續發展的核心,也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能源存儲,是能源產生和使用鏈中最關鍵的部分,也是影響能源效率最大,技術發展最快的部分。
電動汽車,電磁相容的隱秘戰場
By Avnet Staff   -   2023年7月15日
EMI可以導致電子產品運行不暢,發生故障或完全停止工作。EMI可以由自然或人為的來源引起。
導讀:瞭解 EMI 和 EMC 在電動車中的重要性
By Avnet Staff   -   2023年7月15日
電磁干擾 (EMI) (問題) 和電磁相容性 (解決方案) 的基本概念在所有應用中都顯而易見。深入瞭解 EMI 和 EMC,對任何汽車工程團隊來說都是很重要的課題
開啟元宇宙,尋找想像力的邊界
2023年6月15日
這是一個超越現實界限的數位領域,融合了虛擬實境、增強現實和混合現實技術,在其中,人們可以盡情探索和體驗各種場景和活動,獲得全新的互動體驗。
自由無限:無線充電的力量
2023年5月15日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消費者對更方便、更高效的充電解決方案需求的增加,無線充電有望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的一部分。讓我們釋放無線充電的力量,擁抱移動的自由。
工業雲端平臺,提升品質增加效能的引擎
2023年4月15日
隨著人們日益增長對產品和服務個性化的需求,以及企業數位化進程的加速和對生產效率的追求,工業雲端平臺逐漸成為一個市場熱點
數位介面正推動汽車產業的資料應用發展
By Avnet Staff   -   2023年4月3日
高速汽車網路連接獨立的控制單元。 本文比較了乙太網路、CAN 和 SPE 的作用和規範,並探討...
電動汽車的未來何以永續?
2023年3月15日
每當談及未來汽車產業的發展態勢,“低碳環保”這一話題仍舊是焦點所在。
我們要去的地方,不需要道路!
By Philip Ling   -   2023年3月15日
We’re a grounded species reaching for the stars. Personal aircraft will let us colonize the air immediately above us and expand our cities in ways that don’t need networks of multilane highways. For eVTOLs, air taxis are just the beginning.
物聯網已為虛擬臨床試驗的時代做好準備
By Philip Ling   -   2023年2月15日
臨床試驗需要時間和金錢,但也需要參與者和大量數據。 物聯網現在正被用來從參與者那裡獲取虛擬數據,並在數位領域進行臨床試驗。
Yes, you can get to market fast in IoT
By Mark Josewski   -   2023年1月9日
The IoT is giving OEMs new ways to serve customers. With these new products come new business models. Bringing a new solution to market takes effort. Where should you put your resources?
How 5G networks support precision agriculture
By Avnet Staff   -   2023年1月9日
Modern farming faces many challenges, but technology holds the key. Precision agriculture uses the latest technologies, enabled by 5G networks. Drones and robots have joined tractors and harvesters, becoming the hardware of farming.
Choosing the right image sensor for machine vision applications
By David Hustler   -   2023年1月6日
The core component in any machine vision system, the image sensor has a major influence on product performance—but there's no universal right fit. There are many aspects to consider, and every manufacturer's product is different.
Let’s explore the technology inside IoT endpoints
By Steven Dettloff   -   2023年1月6日
When it comes to the IoT, almost anything is possible. Engineers within OEMs using the latest semiconductor solutions can be more innovative when developing endpoints. And new technologies are creating new business opportunities.
Explore some real-world examples of private 5G networks
By Avnet Staff   -   2023年1月6日
There are increasing examples of private 5G networks, but many more at the trial-and-test bed stage. Find out why all kinds of industries are building private 5G networks rather than using public 5G networks.
Putting 5G in space for the massive IoT
By Philip Ling   -   2023年1月4日
5G cellular networks and the massive IoT are a natural fit. Putting 5G cell towers in space is taking massive to a new level. To learn more, Avnet spoke with Sateliot Chief Business Officer Gianluca Redolfi, one of the pioneers in this area.
New, free design books deliver inside story on EV charging
By Philip Ling   -   2022年12月19日
EV charging infrastructure has the capacity to support many more suppliers at every stage in the supply chain. If you manufacture EV supply equipment, or are looking at the market opportunity, these new design resources are a must-read.
Why you should be turning on to brushless DC motors
By Avnet Staff   -   2022年11月22日
For most applications, brushless DC motors are the more flexible and efficient choice.
穩健性測試對碳化矽供應鏈來說不可或缺
2022年11月10日
在高可靠性、高可用性的應用中,SiC半導體被視為新興技術。本文不僅介紹了SiC的優勢,還詳述了含有穩健性測試的端到端供應鏈,穩健的供應鏈使得SiC的品質更安全可靠。
您知道碳化矽優值係數(Figures of Merit)的重要性嗎
2022年11月10日
碳化矽半導體在電力轉換設備中正變得無處不在,特別是在電動汽車、太陽能和儲能系統領域。本文通過分析各種應用,細緻探討了可用於比較器件的優值係數(Figures of Merit)。
AI-based image recognition does the hard work
By Philip Ling   -   2022年10月21日
Taking pictures is easy. Analyzing images is the hard part. Let algorithms do the heavy lifting and get better results, faster.
Build better IoT applications
By Philip Ling   -   2022年10月20日
More OEMs like you now favor a microservice architecture. Remove the barriers to agile development and give your engineers greater freedom. The results will be worth the effort of migration.
電池不適用於可再生能源的儲存
By Cameron Coward   -   2022年9月15日
許多可再生資源,包括太陽能和風能,都有一個嚴重的缺點:無法依需求生產能源。 為了在人們需要時提供電力,我們必須儲存可再生資源產生的能源。
低碳趨勢下,光伏等新能源產業正在加速能源結構變革
2022年9月15日
從主要依靠化石能源的能源體系,向零碳的風力、光伏和水電轉換,大力發展光伏等新能源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必然選擇
Why should you consider a smart monitoring system for your diesel generator?
By Philip Ling   -   2022年8月17日
The IoT is changing the way we manage and maintain essential assets. Smart sensors, cloud-based analytics and remote management are coming together to increase productivity, efficiency and reliability.
Commercial greenhouses are using the IoT and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s to maximize yield
By Philip Ling   -   2022年8月8日
Connected sensors and the experience of professional growers are coming together to change the shape of farming. The greenhouses of the future will leverage the IoT to increase crop yield and reduce energy usage.
What happens when the American muscle car goes electric?
By Valeri Oliver   -   2022年7月21日
As we march onward to EV ubiquity, words like “muscle car” and “EV charging” are more often appearing together in conversations. Can an EV car really go fast? Will it feel like a muscle car when it does? We’re about to find out.
How wide bandgap semiconductors are improving renewable energy design
2022年7月13日
While silicon served us admirably for half a century, engineers are turning to wide bandgap technologies such as silicon carbide and gallium nitride to increase converter/inverter efficiency as momentum to harness renewable energy increases.
近距離觀測碳化矽的品質
2022年6月27日
碳化矽製造建立在現有的生產方法之上,但需要全新的工藝。提高產量和降低成本,有賴於在生產過程的每個階段保證最高品質。
What does the future of automotive technology look like?
By Jamie Pederson   -   2022年5月9日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is becoming more technologically advanced at a fast pace from comfort and infotainment to advanced safety system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trends as vehicles become data centers on wheels.
工業物聯網&邊緣計算,需要打破短板效應
2022年4月22日
工業製造過程中會產生大量資料,利用這些資料可實現重要的目標——預測故障、優化設備壽命、優化生產流程以便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
What to consider when choosing a connector (interconnect solution)
By Jamie Pederson   -   2022年4月21日
Selecting interconnect products for your project is a crucial step in the design process and there are several things to keep in mind when making those decisions. In this article we’ll discuss the most common considerations and how interconnect ma
如何透過機器學習(ML)進入市場
By Philip Ling   -   2022年4月12日
有些人可能認為機器學習是人工智能的輔助行為,但在工業領域,它是主要的吸引力。 我們採訪了 Avnet Silica 的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 AI/ML 和視覺系統解決方案經理 Michaël Uyttersprot,以了解
What is polarization, keying and color coding for interconnect?
By Jamie Pederson   -   2022年4月10日
Establishing a properly aligned connection quickly is key in any assembly or installation process. Polarization, keying and color coding are primary means to ensuring connections are made quickly and safely. In this article we’ll discuss each of
邊緣控制器能否為工業物聯網帶來IT和OT平衡?
By Philip Ling   -   2022年1月19日
將更多即時智能置於工業自動化的核心,正在創造一種新的控制技術。 連接和控制必須在工業物聯網中齊頭並進,但它需要兩全其美。
無程式碼設計如何加速工業物聯網的發展
By Philip Ling   -   2022年1月14日
為工業物聯網解決方案開發大量新的和多樣化的設備可能會挑戰您的工程資源。 使用無程式碼設計開發方法可以減少挑戰的規模和復雜性。
超越毫米波長,兆赫茲領域成為下一個目標
2021年10月13日
要發揮兆赫茲頻率的強大潛力,需要在從半導體一直到網路設計等技術上實現飛躍般的進展。
關於 5G 系統機電互連的知識
2021年10月12日
高性能射頻、輸入/輸出和板連接器幫助開發者應對5G的挑戰。 設計用於網絡前端的毫米波和PAM-4訊號,工程師可以使用它們來改善信號完整性。
毫米波 5G 沒被淘汰
2021年10月12日
5G 需要的是新的網路設計,其中的「智慧型」中繼器、先進軟體和演算法、數位波束成形和其他技術允許讓毫米波訊號滲透到射頻受限的環境中
5G 的未來取決於軟體定義無線電
2021年10月11日
5G 的目標會隨著技術開發而不斷轉變,如果設計人員只能靠硬體來進行這些變更,那麼 5G 可能會過於昂貴或在技術上無法部署。
如何運用 6G 網路解決城市的交通問題
2021年10月11日
6G聯網和自動駕駛汽車可能使交通擁堵成為過去。
隨著 5G 演進,6G 的目標則是萬物物聯網
2021年10月8日
6G 的開發工作已在進行中,以定義標準的作用,以及如何實現。如果 5G 部分是關於實現 IoT,那麼 6G 就是關於實現萬物互聯網 – 萬物也包括您本人。
借助 SiC 技術,實現三大設計自由
By Milan Ivkovic   -   2021年4月17日
儘管 SiC 技術的性能和潛力無庸置疑,但一些設計人員最初可能仍然會猶豫不決,無法下定決心使用 SiC 技術來處理新專案
與Si 相比,SiC 技術優勢無庸置疑
By Milan Ivkovic   -   2021年4月16日
目前,碳化矽 (SiC) 技術發展到了引爆點,它的明顯優勢推動著實際應用的廣泛採用。
談到物聯網,您大可不必白費力氣
2020年10月30日
安富利提供可擴充和重複的垂直軟體作為服務 (SaaS) 應用程式,支援零售、健康護理、工廠和運輸業的客戶。
為什麼邊緣人工智能如此重要
2020年10月30日
邊緣的AI正在改變許多行業,包括運輸,國防,製造業和醫療保健等
Don’t reinvent the wheel when it comes to IoT
2020年10月30日
Avnet’s scalable, repeatable vertical SaaS applications are each between 60 and 80% complete, speeding time to market in IoT.
為連線裝置建立正確的安全基礎
2020年10月30日
物聯網的發展帶來了互聯設備的繁榮,因此安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瞭解如何建立正確的安全基礎。
Avnet and Tapptek collaborate remotely to develop beverage analytics device
2020年6月26日
It was only natural for us throughout this year’s challenges to reach further and find new ways to help our partners develop technology solutions.
物聯網平台:建置、購買,還是建置同時購買?
By Lou Lutostanski   -   2020年4月9日
由于技术有更容易获得、价格更可承受和整体大众化的趋势,如今越来越多人尝试自行努力和完成各种事情。
從無人駕駛細談汽車的現況
2020年3月6日
提到物聯網正在驅動各行各業的革新,並沒有誇大其辭。而汽車業也正在以驚人速度演進。
從《摩登原始人》到《傑生一家》的歷程
2020年3月6日
不必多說,我們還有很多嚴肅的技術尚待探討,經此之後,駕駛員才有可能一邊開車上班,一邊看小說。
邊緣的長距離低功耗網路技術LoRaWAN及人工智能如何革新物聯網
2020年3月1日
智能的物聯網系統暴露了雲計算中的潛在問題。智能和自動化的增加,無可避免地導致以強調性能表現及安全性的應用程序出現了無法預料的延遲。
客制化IoT解決方案–帶來競爭優勢及安全性挑戰
By Guillaume Crinon   -   2020年3月1日
無論您是擁有內部團隊還是要將基礎開發導出給可靠的合作夥伴,請確保在實施和部署物聯網解決方案時,提出正確的問題。
重新定義物聯網的 nanopower
2020年2月2日
現今物聯網中諸多趨勢皆以高調物件(無論是人工智慧還是區塊鏈)為中心,但如果物聯網最具革命性的部分之一是設計者需要在日常裝置中考量的要素呢?
在不那麼可靠的世界中設計可靠的類比電路
2020年2月2日
類比與一切產品相關。若不是因為供應商在過去幾十年中開發出眾多類比和混合訊號元件,讓眾多產業領域突飛猛進的數位「革命」就無法付諸實現。
健康可穿戴裝置中主要類比設計考量因素─連線能力
2020年2月2日
超低功耗類比人體感測器,數位微控制器和創新電源與電池管理電路的開發正在推動可穿戴健康保健產品的成長。
一流的產品是您的類比設計之唯一考量嗎?
2020年2月2日
當提到設計時,我們很容易就能找到最頂尖的產品。不論「最好」的部分是什麼,對您的設計而言,可能就是最吸引人的部分,對嗎?
6 個獨特運算放大器電路
2020年2月2日
電子電路從離散電路發展到單晶片上的高度積體電路 (IC),實現了節省空間與成本的高度進階類比與數位系統。
專訪丨安富利張家源:一站式解決方案簡化物聯網開發流程
2019年5月16日
技術落地,商業模式落地,並不是只靠概念火熱和滿腔熱情就可以了,它需要穩步地探索與實踐,更需要上游解決方案商的助力。致力於提供物聯網解決方案及應用的安富利,就是做這個
Buy or build your IoT infrastructure
By Michael Lamp   -   2018年3月6日
To build or not to build? That’s the question many businesses face when starting to create plans for an IoT project.
Clarius takes ultrasounds further
2018年1月30日
Case Study
From the magical to the unimaginable, ultrasound technology gives critical insight in to what’s going on in the depths of our bodies. Despite a century of innovation, the multi-billion-dollar ultrasound industry is still dominated by large, cart-based sys...
解構BMS電源管理系統的實力
2017年8月28日
根據預測,到2020年中國車用動力電池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200億元,屆時國內電動車用BMS的市場規模將達170億元。儘管BMS在整個電動汽車中的成本比重並不高,但為了確保動力電池不會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