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敏感型網絡(TSN):一次性對乙太網的“改造”

A group of colleagues working in a computer security room having a discussion

今天,我們這個世界的運行對於“資料(Data)”的依賴越來越強。資料不僅為我們的行動提供參考依據,有時還會直接參與決策,向機器發出指令,這樣的場景正在滲透進一些更為“關鍵”的領域,比如工業製造。

所謂“要想富,先修路”,現實世界中交通的改善會提高人流、物流等生產要素的流通效率,進而提振整個經濟系統的發展。同樣的道理,在虛擬的數位世界也適用——我們只有為資料的流通提供一個高效的網路,才能釋放出其巨大的能量。可不幸的是,這樣的網路,在以往的工業領域並不那麼暢通。


為工業網路“築路”

為工業領域的資料交互“築路”的想法,其實很早就有。上個世紀70年代,隨著可程式設計邏輯控制器(PLC)和自動化技術的發展,對生產設備進行分散式控制逐漸成為剛需,由此催生了工業現場匯流排,將以往彼此孤立的設備聯通起來。正如每個技術在發展初期都會經歷一個標準叢生的“戰國”時代,工業現場匯流排也不例外,由於工業領域獨特的“垂直化”生態結構,導致這些標準直至今日也沒能統一起來,這也使得資料的流通被侷限在有限的範圍內,對於工業網路的擴展和彼此之間的資料共用非常不利。

這種標準林立、彼此割據帶來的“痛點”,隨著工業網路規模的擴大,也變得越來越“痛”。於是,在21世紀初,人們推出了“工業乙太網”。顧名思義,工業乙太網就是將“統一”了IT領域的乙太網架構,引入到工業領域,統一採用標準乙太網介質,也以此為契機實現在實體層和資料連結層上標準的統一。

這個理想看上去很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工業乙太網前面仍然被冠以“工業”二字,這是因為其與傳統的乙太網技術是不同的。標準的乙太網採用的是載波偵聽多路訪問/衝突檢測(CSMA/CD)的機制,當兩個資料發送方發生衝突時,必須延遲一定時間後重發報文,如遇到網路擁塞,有的報文可能長時間無法發送出去。所以從本質上講,乙太網是一個對時間不敏感、不確定性的網路。而工業自動化控制,優先考慮的就是即時性,以確保資料包文的準時送達。為了適應工業應用中的要求,就需要對標準的乙太網進行“改造”,在其基礎上修改或增加了一些特定的協議以保證即時性和確定性,讓其成為一個確定性的網路,這就形成了所謂的工業乙太網。

但各個廠商在對同一個乙太網進行改造時的思路和方法不盡相同,這就造成了同樣叫“工業乙太網”的網路,實際上是無法真正實現互聯、互通、交互操作的,為了讓資料在這些“子”網路間流通,人們不得不增加額外的閘道。這就好比是大家都修了同樣的“路”,但是不同路網上的交通規則卻是不同的,想在這樣的路網之間順暢無障礙地賓士,並不容易。

與此同時,更大的一個挑戰在於,工業4.0等智慧製造概念的提出,需要與之相配的網路能夠同時支援不同類型的資料流程通,無論是製造現場控制所需的即時性資料,還是生產管理與優化所需的非即時性資料,都需要在統一網路中進行集中和處理,對於一些全域優化的工作可以不通過傳統層級的控制器,而直接連通邊緣側和雲端……也就是說,一個理想的工業應用中的乙太網架構,應該是既能滿足OT(運營技術)網路即時性控制要求,又能支援IT(資訊技術)領域大輸送量資料傳輸需要的融合性的網路,這樣才能將工業生產全流程的資料彙聚起來,不留資訊死角。

 


邁向TSN之路

雖然今天我們探討最多的是TSN在工業領域的應用,但實際上它緣起於一個音視頻領域的標準。為了有效解決音訊視頻網路中資料即時同步傳輸的問題, IEEE 802.1工作組於2006年成立AVB音訊視頻橋接任務組,並取得了卓有成效的進展。很快人們就意識到,AVB的一系列研究成果,與解決乙太網中資料傳輸的時間確定性問題之間,有很多共通之處。於是在2012年,AVB任務組擴大了時間確定性乙太網的應用需求和適用範圍,並將任務組名稱改為“TSN任務組”。

TSN需要應對的挑戰,主要有三個方面:時間同步、調度和流量整形,以及通信路徑的選擇、預留和容錯。

  • 時間同步: 此舉是為網路中的所有設備實現共同的時間參考,提供彼此同步的時鐘,也是為端到端的傳輸延遲提供一個協商的基準。
     
  • 調度和流量整形: 允許在同一網路上共存不同優先順序的流量類別,每個類別對可用頻寬和端到端延遲都有不同的要求,由此實現不同資料流程量類型的同網傳輸。
     
  • 通信路徑的選擇,預留和容錯: 定義所有參與即時通信的設備在選擇通信路徑、預留頻寬和時隙方面需要遵循相同的規則,使其可以利用多條路徑來實現故障排除,確保網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經過多年的發展,TSN已經在IEEE802.1標準框架下,定義出了一系列的“子標準”,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協定,為乙太網協定的MAC層提供通用處理機制,在確保乙太網資料通信的時間確定性(即時性)的同時,也讓不同協定網路之間的交互操作成為了可能性。
 

標準 應用 說明

802.1ASrev

時鐘同步

確保連接在網路中各個設備節點的時鐘同步,並達到微秒級的精度誤差

802.1Qbv

時間感知調度程式

將資料流程量劃分為不同的類型,為優先順序較高的時間敏感型關鍵資料分配特定的時間槽,並且在規定的時間節點,網路中所有節點都必須優先確保重要資料幀的通過

802.1Qcc

網路管理和配置

用於實現對網路參數的動態配置,以滿足設備節點和資料需求的各種變化

802.1CB

為可靠性進行訊框複製和消除

無論發生鏈路故障、電纜斷裂以及其他錯誤,均能強制實現可靠的通訊

802.1Qci

流量控制

用於避免流量超載的情況(可能由於端點或交換機上的軟體錯誤)影響接收節點或埠,也可用於阻擋惡意的裝置或攻擊

802.1Qbu

幀優先

發送佇列的優先順序控制,幀搶佔

802.1Qch

迴圈排隊和整形

-

802.1Qca

路徑控制和預留

-

表1:TSN相關標準(資料來源:網路)


當然,從標準的制訂到行業普遍接受、大範圍的商用,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對於工業製造業這種行事縝密的領域,人們考慮權衡的因素就更多了。因此,圍繞著TSN整個生態體系的搭建,人們的努力一直沒有停止,各個技術供應商業都從不同層面,為TSN最終的落地提供著支援,積聚著能量。

圖1,安富利的TSN HW Eval Kit(圖源:Avnet)


比如,安富利就為開發者提供了一個時效性網路硬體評估套件(TSN HW Eval Kit)。這是一個利用現有的Xilinx和安富利的硬體資源搭建的TSN平臺,開發者可以利用它實現TSN的原型開發和驗證,為最終的方案實現奠定堅實的基礎。

TSN: The “Magical” Transformation of Ethernet

圖2:基於安富利TSN HW Eval Kit的TSN系統框圖(圖源:Avnet)


總之,工業4.0以及工業物聯網(IIoT)的興起,讓人們踏上了一條對乙太網進行深度“魔改”之路,作為這次“魔改”成果的TSN正在前面向我們招手,現在是時候加快腳步,向著這個目標衝刺了。

相關文章
Integration of Multiple Technologies Heralds a New Era in Smart Healthcare
看不見的它,正改變著人們的生產效能和生活體驗
2025年4月15日
面對環境隱形智慧領域的發展契機,安富利推出的AVT9152 模組結合了BLE(低功耗藍牙技術)、LTE-M、NB-IoT和GPS技術,非常適合低功耗和小尺寸物聯網應用,
Integration of Multiple Technologies Heralds a New Era in Smart Healthcare
安富利推動多功能機器人賦能工業自動化與智慧未來
2025年2月15日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們有理由相信,多功能機器人將在未來的工業和生活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關活動

未找到相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