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後疫情時代,醫療電子市場的支點在哪裡?

Display portlet menu

202010-後疫情時代,醫療電子市場的支點在哪裡?

Display portlet menu

後疫情時代,醫療電子市場的支點在哪裡?

A group of colleagues working in a computer security room having a discussion

COVID-19新冠疫情已經折騰了大半年,至今還看不到其偃旗息鼓的跡象。世界上不少地方的疫情仍處在膠著狀態,其他防疫初見成效的地方也不敢大意,對秋冬可能捲土重來的新冠病毒嚴陣以待。儘管疫情何時結束沒有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新冠疫情徹底啟動了醫療電子市場。

在人們普遍的認識中,醫療電子市場是一個不溫不火、持續增長的“慢牛”,比如下面這張在新冠疫情發生之前,對於全球急救醫療設備市場的預測圖表(圖1),可以看到各個細分市場的增幅都是平穩而有序的。可大家知道,新冠疫情爆發後,對於呼吸機的需求量激增——2019年全球市場對呼吸機的需求量約為77,000台,而2020年4月僅美國紐約就需要33,000台呼吸機。同樣的例子還有我們身邊的額溫槍,在2020年的頭幾個月價格飛漲,但仍然是一“槍”難求。


圖1,全球急救醫療設備市場預測(資料來源:www.fortunebusinessinsights.com


但是對於大多數廠商來講,這些由“意外”的訂單帶來的錢,掙得並不舒心,因為其背後是整個供應鏈體系的無措和無序,這無疑也就增加了整個運營的成本,會蠶食掉廠家的利潤空間。同時,這種增長是不持續的,很可能會出現斷崖式的下跌,這種振盪是一個正常運作的企業所不希望遭遇的。

因此如何能夠濾除這些短期市場起伏的干擾,窺見疫情過後醫療電子市場更長遠的發展趨勢,就成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我們今天就不妨來做一些預判,也歡迎大家來一起探討。
 

醫療基礎設施

新冠疫情帶給我們最大的一個反思,就是意識到了我們目前醫療健康體系的脆弱性——不管其之前是如何光鮮亮麗,但是在這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面前,還是會顯得捉襟見肘。這也促使人們痛定思痛,去思考未來如何強化醫療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做到未雨綢繆。

醫療基礎設施加碼最直接的影響,應該就是醫療設備採購量的增加,這種驅動力來自於政府的採購,也來自于普通民眾健康意識的提升。比如上文提到的急救醫療設備中的除顫器,作為一種心臟急救設備,其以前在一些場景下是可有可無的存在,今後會逐漸成為標配。這些新增的硬體設施,都是未來醫療電子發展所仰賴的商機。

除了硬體設備的添置和升級,在醫療資源管理這樣“軟體”上的提升也必不可少。其中的機會就在於,我們是否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將醫療資源的管理資料化。比如RFID標籤在手術器材管理上的應用,也可以擴展到更廣泛的醫療器材的管理上;也有人在動腦筋,是否可以將NFC標籤用於藥品和疫苗這類關鍵資源的管理上,借此收集資料,建立洞察。在圍繞“資料”的這個價值鏈上,從資料的傳感到傳輸,再到處理,都會有“機”可乘。

where is the fulcrum point of the medical electronics market

圖2:RFID在醫療保健領域的應用場景(圖源:Murata)
 

改變運作模式

新冠疫情對醫療健康領域的影響,並非只有醫療基礎設施這一個維度,另一個更為重要的影響還在於對整個醫療健康運作模式的改變。

傳統的醫療健康資源大都是集中在醫院等專業醫療機構中,由專業人士來管理和運營的。這種模式有一個明顯的局限性,那就是有效覆蓋範圍小,這種弱點在疫情當下、醫療資源吃緊的情況下就會被進一步放大。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大家將希望寄託在了基於物聯網的遠端醫療體系的構建和運營上。這種新的運作模式,核心思路就是通過物聯網技術,將醫療資源可以分發到更接近最終用戶(患者)的地方,做到廣泛覆蓋、及時回饋、高效診療。同樣的思路,也使得常態化的健康監測成為可能,使得人們的醫療健康策略從治病變為防病,防患於未然。

新的運作模式也會催生出新的產品和方案,越來越多可擕式、消費化的健康醫療設備——比如血壓計、血糖儀、血氧儀、心電監測設備、超聲掃描器等,正在替代傳統的專業醫療設備(或作為其補充),走入人們的生活。

由此帶來的技術挑戰也是顯而易見的,這些醫療健康設備中的“新物種”,不但要具備(准)專業的性能,還需要面對小型化、低成本、快速反覆運算升級等方面的新考驗。總之,改變醫療健康模式的過程中,誰有能力發現“痛點”並解決問題,誰就有可能在新的市場中破土而出,茁壯成長。

where is the fulcrum point of the medical electronics market
圖3,安富利協助Clarius公司開發的掌上型無線超聲波掃描器(圖源:Avnet)


擴展健康生態

從上面醫療健康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運作模式的變革上,我們應該能夠體會到,整個醫療健康體系將成為支撐未來社會發展的基礎性要素。

既然具有這種“基礎性”,那麼圍繞其展開的生態系統也會不斷拓展,甚至會覆蓋到以前那些和醫療健康不搭界的領域。而正是這種新的“搭界”,才會給很多非醫療健康領域的玩家帶來“跨界”到醫療健康領域的機會。

比如在新冠疫情期間,口罩成為一個緊缺資源,如何讓這種關鍵的醫療資源公平、高效地分配到有需要的人手中,就成了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為此,有人開發出了“實名口罩販賣機”,它將零售業的自動販賣機與顧客個人的醫療保險帳戶相連,而醫療保險帳戶中規定了口罩購買配額並有購買記錄,這樣一來顧客就可以很方便的通過自動販賣機購買到自己配額中的口罩,而不必東奔西走了。

where is the fulcrum point of the medical electronics market
圖4:基於恩智浦i.MX應用處理器的實名制口罩販賣機(圖源:NXP)

相信隨著醫療健康體系的完善,這樣的跨界也會越來越多,這也可以看做是醫療健康事業為未來社會經濟長遠發展帶來的紅利。

如今疫情仍未遠去,我們離所謂的“後疫情”時代還有距離,不過這並不妨礙我們現在就開始去思考未來健康醫療領域的“支點”,提前佈局,及時卡位。希望本文能夠給大家一些啟發。

 

202010-後疫情時代,醫療電子市場的支點在哪裡?

Display portlet menu

202010-後疫情時代,醫療電子市場的支點在哪裡?

Display portlet menu
相關文章
Integration of Multiple Technologies Heralds a New Era in Smart Healthcare
安富利推動IoMT醫療物聯網創新,助力診療與保健模式變革與發展
2025年1月14日
As a leader i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vnet will continue to explore the limitless possibilities of IoMT, contributing to the creation of a smarter, more connected future for healthcare.
Integration of Multiple Technologies Heralds a New Era in Smart Healthcare
多技術融合,開啟智能醫療新時代
2024年6月14日
帶有健康監測的電子產品正成為使用者的私人全天候健康顧問,使科學、個性化的健康管理走進尋常百姓家。

202010-後疫情時代,醫療電子市場的支點在哪裡?

Display portlet menu
相關活動

未找到相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