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跟Micro USB说再见的时候了!

USB Type-C + Power Delivery 3.0将整合3C与行动装置的充电形式
自从USB Type-C被苹果应用在MacBook的界面,各大厂纷纷开始将自家计算机产品导入Type-C;手机市占最高的Android阵营也开始采用;市场也不时传出iPhone可能在2019年也加入Type-C接口的消息。所以Type-C很有机会成为横跨iOS、Android和PC的通用连接接口。
Type-C最大的优势就是其整合性。除了不用和Micro USB需判断正反面的便利性,最大的好处还具备整合充电和供电(Power Delivery;PD)的技术能力。
虽然Type-C的装置不一定支持PD,但若没有PD功能的Type-C,就无法展现其优势,毕竟能整合供电和传输的功能,市场才愿意使用单一接口。而此篇文章的重点也就是PD。
相较以往的USB电池充电规范(USB BC;Battery Charging),现有技术能够支持的电压更多,同时也能向下兼容,目前最新的PD技术已发展到3.0版本。最新版本的PD 3.0增加了可编程电源供应(Programmable Power Supply;PPS)功能,可兼容各家快充协议,最新快充技术可支持到QC 4.0。
USB PD的应用与市场动态
一般传统的使用情境,消费者身上都会有两个以上的电子设备,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行动电源,或者是笔记本电脑;而这些设备都有自己的充电器,若使用PD技术的充电设备,能够只靠单一电子设备,经过支持PD技术的切换器,就可以对其他设备实时供电或者进行电力的补充。
而提到USB PD,最新的PD 3.0技术也克服了之前PD 2.0快充标准无法彼此兼容的困境,各阵营之间总是存在着整合的挑战,而PD 3.0推出后则是一口气解决了这个问题。从新的PD 3.0的规范来看,电流的部分并没有变动,但在电压方面,共涵盖了低压和高压两个部分,因此新版本的PD 3.0能够同时实现高压小电流和低压大电流两种快充技术,结合了高通QC快充的高压低电流,与VOOC的低压大电流的闪充两种方案。
而这个关键的变更,几乎就把目前市场上主流的快充标准,都能够透过PPS的功能来进行整合,而这更增加了Type-C成为充电市场唯一接口的实力。风起云涌的快速充电标准之争即将告一段落,将于2019年进入统一标准的世代。而对消费者而言,终于可以期待在2019年开始享受充电器大统一所带来的便利了。
安富利台湾提供物联网「一站式服务」,藉由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服务团队,整合了市场应用,协助客户建构出物联网新生态,扮演串联的角色,串起各大芯片供货商、方案提供商、智能硬件商、云服务平台及终端客户;从而整合各种资源,打造快充电源市场完整的生态系统。其设计服务部(Avnet Design Services)也开发了多种PD电源的参考设计,提供给客户作为电路设计上的参考,并随时协助客户以加速完成其产品的上市。